钱柜777·(中国区)官方网站

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上海市信息基礎設施管理辦法》正式施行,關于上海信息基礎設施,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2023年3月1日,《上海市信息基礎設施管理辦法》正式施行啦!什么是信息基礎設施?“為社會公眾提供通信服務、廣播電視服務以及數據感知、傳輸、存儲和運算等信息服務的設備、線路和其他配套設施”都是信息基礎設施,通俗來說,提供通信和信息服務的所有設備都屬于信息基礎設施。钱柜777·(中国区)官方网站的生活和工作都離不開信息基礎設施支撐,它是連接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基礎。

  《上海市信息基礎設施管理辦法》科學劃定信息基礎設施范圍,明確政府及相關部門的職責,規范建設行為、夯實運營者主體責任,提倡全社會共同保護。《上海市信息基礎設施管理辦法》的施行,將為不斷提升上海信息基礎設施服務能級保駕護航。

  趕快跟小編一起深入了解上海信息基礎設施發展現狀和未來規劃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戰略布局,加快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十三五”以來,在“統一規劃、集約建設、資源共享、規范管理”的原則下,上海圍繞“連接高地、樞紐高地、計算高地、感知高地、創新高地”五個高地建設,推動本市信息基礎設施能級和服務水平提升。

  一、打造多網協作立體覆蓋的連接高地

  上海寬帶網速,上海速度的“代言人”

  什么是上海速度?答案有很多,是用時三年就實現百萬整車下線的上海特斯拉超級工廠;是最高時速可達430公里的陸地最快交通工具磁懸浮;是上升速度每秒18米的上海中心超級電梯;還有,十年來一直都是上海速度“代言人”的上海網速。據中國信通院數據,當前上海寬帶用戶下載速率為87.67M,已連續多年保持全國第一,千兆接入能力覆蓋961萬戶家庭,千兆光網覆蓋家庭比例接近200%,全國排名第3,10G-PON端口占比62.02%,全國排名第2。

  十年間,上海完成了從“寬帶第一城”“光網第一城”向“千兆第一城”的蛻變。十年來,上海家庭寬帶用戶平均帶寬增長了數十倍。2021年為民辦實事項目,為92萬戶家庭免費升級百兆寬帶;《上海“雙千兆寬帶城市”加速度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發布后,新增家庭及企業寬帶用戶套餐原則上300M起步;一系列政策加持下,推動市民上網從十兆、百兆向千兆不斷躍進,使得上海寬帶一直冠絕全國。

  5G建設,上海一馬當先

  從第一通5G手機通話,到最早被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同時列為5G外場試驗和網絡首發城市,上海率先發力5G“新基建”,為雙循環提供全新數字基礎設施,助力產業變革。2020年,上海發布5G基站布局規劃導則,構建“1+16+X”的5G基站布局規劃體系;推動本市綜合桿基站建設試點,促進本市市屬國企、公園綠地、高校、公立醫院等場所開放,進一步豐富站址資源。目前,全市累計建設5G室外基站超6.9萬個、5G室內小站超29萬個,已覆蓋全市域。

  2022年2月1日,上海市推薦性地方標準《基于用戶感知的5G網絡質量測試方法》正式實施。依據此項標準,對全市9大重點行業場景673個場所(包含城市快速路、知名商圈、旅游景區、交通樞紐、大型公園、三甲醫院等)開展5G網絡質量測試,形成《2022年上海市移動通信用戶感知度測評報告》,報告顯示上海重點場景5G下載速率達到682M。

  上海IPv6互聯網活躍用戶占比突破70%

  發展IPv6對于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提升網絡空間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上海通過頂層設計、統籌布局,加強政策供給,持續引導IPv6網絡基礎設施、應用基礎設施、重點網站及主流移動互聯網應用等加快向IPv6演進升級,IPv6發展呈現出網絡基礎設施基本到位,應用基礎設施持續升級,產業應用有序發展的態勢,在IPv6用戶數、IPv6流量占比、網絡服務能力等方面都取得顯著成效。

  基礎設施方面,上海市基礎電信企業已全面完成移動網絡(4G和5G)端到端、窄帶移動物聯網、固定網絡端到端、骨干網絡互聯互通、全部數據中心和DNS域名遞歸解析系統的IPv6改造,可持續向公眾用戶、應用基礎設施企業、互聯網企業、金融、制造等行業企業提供基于IPv6的互聯網接入能力。CDN、公有云等重點應用基礎設施企業的全部服務節點均完成IPv6改造并對外提供IPv6商用服務,IPv6的網絡性能與IPv4基本趨同。

  用戶規模方面,根據國家IPv6發展監測平臺數據測算,截至2022年12月,上海IPv6互聯網活躍用戶占比達70.97%,共計分配IPv6地址4725萬。其中,移動互聯網已分配IPv6地址用戶數3688萬,占移動電話用戶總數的98%以上,活躍連接數3569萬,占比近97%;固定網絡已分配IPv6地址用戶數885萬,占(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的82.7%,活躍連接數774萬,占比超過87%。

  二、打造面向全球連通內外的樞紐高地

  通信海纜承載著我國90%的國際通信業務,是國家重要基礎設施,事關政治、經濟、外交、國防等重大戰略。自1975年我國第一條通信海纜在上海登陸,47年來秉承周總理“建成、學會!”的殷切囑托,歷經幾代通信人的持續不懈,已建成上海崇明和南匯、山東青島、廣東汕頭、福建福州和廈門6個國際通信海纜登陸站,建有11套國際通信海纜系統共計22條登陸海纜,已成為我國對外溝通協作的信息“大動脈”。

  當前上海已成為我國眾多通信海纜的登陸匯集地,有崇明東灘、浦東蘆潮港兩處登陸點,登陸有通達日韓、北美、東南亞和歐洲等不同方向的7個系統12條海纜;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各建有海纜登陸站,開通容量約占國內通信海纜容量的一半,承擔著亞太信息通信樞紐的重要作用。

  上海成立了通信海纜保護聯席會議制度,形成齊抓共管、協同聯動保護通信海纜的良好局面。多年來,上海不斷完善國內國際信息樞紐功能,“十三五”期末國際通信海纜容量達22Tbps,互聯網國際出口帶寬超過6.9Tbps,互聯網省際出口帶寬超過28Tbps。開通國際互聯網域名解析根鏡像服務器節點以及國家頂級域名服務器節點,助力完善域名服務體系布局、提高區域網絡訪問效率和穩定性。

  三、打造算力充沛高效協同的計算高地

  隨著國家“東數西算”的重點戰略布局,由計算、存儲和網絡組成的算力產業,已成為數字產業化的核心構成和產業數字化的賦能關鍵。根據工信部數據顯示,每1元的算力投入,能帶動3-4元的產出。隨著數字技術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數據體量將更加龐大,全社會對數據資源存儲、計算和應用需求也將大幅提升,數字化轉型需求會更為旺盛。這既為算力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也對算力產業全鏈條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

  上海具有良好算力網絡發展基礎。2022年首屆中國算力大會,公布了上海“算力指數”排名全國第一。上海統籌空間、規模和用能,發布互聯網數據中心建設指導意見,制定互聯網數據中心建設導則,對本市新建數據中心選址規劃、規模功能、安全節能、資源配套、建設主體、評估監測等提出規范要求;開展新建數據中心項目征集及評估,支持高端綠色環保項目用能,多措并舉打造高質、低碳數據中心集群,極大提升了本市算力供給能力。目前,上海在用算力規模超13 EFLOPS,在建算力規模超7 EFLOPS。今年2月,依托上海超算中心建設并運營的上海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務平臺正式投用,將為科研機構和廣大人工智能企業提供普惠算力,加速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四、打造契合需求虛實融合的感知高地

  物聯感知基礎設施是以物聯為基礎、數據創造為紐帶、人工智能為驅動的新型智慧城市架構,主要包括連接、數據、算法、服務、平臺等6個維度的融合。上海加快提升產業效能、生活品質和城市治理能力的感知基礎設施部署,提升城市運行態勢感知能力,助力上海數據要素基礎能力進一步提升。至去年底,本市物聯網數據卡用戶數突破1.3億,隨著上海數據交易所和上海市數商協會成立,未來物聯感知基礎設施產生的海量數據將釋放更大價值。

  2018年以來,為解決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難點痛點,結合“一網通辦”“一網統管”建設要求,本市發布了以物聯感知、數據規范及算法、平臺架構、安全保護為體系架構的“物聯感知基礎設施建設導則”,實現設施運營管理平臺與行業信息化平臺之間的數據互通、共享和利用。“物聯感知基礎設施建設導則”劃分了生產管理、生活服務、生態環境等111類應用場景,智能感知終端種類達到108種。

  “建設導則”發布后,楊浦、虹口、普陀等區在“一網統管”智能物聯感知設施建設中,金山、青浦、靜安等區在智能充電樁、智慧燈桿、歷史建筑保護、公益養老等政府購買服務項目中都參照了“建設導則”規范要求,為本市智能物聯設施建設和運營、營造社區便捷化智慧生活、完善區域精細化智慧治理等提供了較好參考依據。

  五、打造賦能應用面向發展的創新高地

  鋪設好信息時代高速之路的上海,在“雙千兆”應用推進上一路領跑。目前,全市在制造、交通、醫療、教育、文創、金融、旅游、城市管理、民生等十大領域累計推進878項“雙千兆”創新應用。近年來,上海連續發布5G+智能制造、5G+智慧醫療、5G+智慧地鐵、5G+智慧教育、5G+智慧交通等一系列行業應用白皮書,為5G技術解決具體問題提供實踐經驗。連續5年承辦工業和信息化部“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鼓勵市場主體創新應用帶動基礎網絡建設。去年9月,上海成功舉辦全國首屆“光華杯”千兆光網應用創新大賽,獲獎案例數居全國第一。在2022世界5G大會上,鄔賀銓院士發布了全國5G十大應用案例,上海的江南造船、華山醫院和交通銀行三個項目入選。

  上海推動工業企業與基礎電信企業積極合作,利用5G等技術改造企業內網,已建設5G行業虛擬專網100余個。2022年起,上海重點打造智能制造數字基礎新設施公共服務平臺,基于工信部《智能制造典型場景參考指引》16個生產環節45個典型應用場景,整理智能制造數字基礎新設施產品清單與解決方案,基本實現上海“3+6”新型產業解決方案與典型場景產品全覆蓋,并開展數字基礎新設施能力評估工作。

  六、未來,上海信息基礎設施什么樣?

  近期,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要求加快5G網絡與千兆光網協同建設,深入推進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大力推進北斗規模應用。系統優化算力基礎設施布局,促進東西部算力高效互補和協同聯動,引導通用數據中心、超算中心、智能計算中心、邊緣數據中心等合理梯次布局。整體提升應用基礎設施水平,加強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改造。

  近年來,上海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加快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車、高端裝備、先進材料、時尚消費品六大重點產業,推動出產值出新品出效應;謀劃推進數字經濟、綠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終端四大新賽道產業;前瞻布局未來健康、智能、能源、空間、材料五大未來產業集群,搶占未來發展先機。上海信息基礎設施要服務好、支撐好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成為“泛在智能、融合高效、綠色開放”的數字底座,成為適應城市數字化轉型需求的數據生產、運輸與加工基礎。

  連接體系“鍛長補短”。利用上海在信息基礎設施尤其是“雙千兆”及IPv6建設方面的規模優勢,繼續提升5G、千兆光網滲透率與服務感知,提升IPv6流量占比及IPv6網絡服務保障能力,進一步降低網絡時延,增強網絡靈活性,加快基于網絡特性的創新應用落地。

  計算感知“深根固柢”。聚焦人工智能等產業發展要求,持續推進高端綠色數據中心、邊緣計算節點及智能感知設施等的科學布局,構建適應云邊協同體系的算力網絡,全面支撐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落地與產業應用,加快各類面向行業應用的算力平臺落地,夯實上海算力資源基礎,加快形成效率和創新驅動為核心的經濟增長動力。

  信息樞紐“包容開放”。發揮上海國際網絡節點優勢,進一步推動通信海纜等基礎資源部署及國際、省際出口帶寬擴容,創新推進面向全球數據服務的樞紐平臺建設,進一步提升國內國際數據服務能力;完善通信運營企業核心節點布局,加快重大互聯網設施落地,進一步提升上海城市對數據、信息的“凝聚力”。

  堅持創新“勇立潮頭”。圍繞城市發展、產業布局要求,通過應用、機制和技術創新,探索面向未來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發展,以創新為引領,不斷輸出支撐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上海方案”。加快“5G+”“IPv6+”在產業發展、居民生活、城市治理方面的深度應用。通過試點示范、組織創新大賽等多種方式,促進各類創新樣板項目建設,為創新應用提供展示窗口,持續推廣一批在智能制造、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領域具有影響力的應用項目,探索形成可復制的商業模式。

  《上海市信息基礎設施管理辦法》正式施行,這是上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新起點,也必將為上海信息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開創新局面!

以客戶為中心,聚焦客戶價值

立即咨詢